古时几更天是对应现在的几点?
古时几更天是对应现在的点?
答:古时一更时间,对应现在晚19:00-21:00点,古时二更,亥时,对应现在晚21:00-23:00点,古时三更时间,也有说深更半夜,子时,23:00-1:00点,古时四更时间,对应1:00-3:00点,五更,对应3:00-5:00点,五更过后,天就慢慢天亮了。
1、三更就是指的是半夜,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,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当天的23:00~第二天1:00。
2、三更,古代时间名词。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,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,每十刻一段,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,称为五更。
3、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,亥初二刻作为二更,子时整作为三更,丑正二刻为四更,寅正四刻为五更。
4、把一夜分有五更(四时),按更击鼓报时,每更又有五点(六段)。每更就是1.2个时辰,相当于现在的2.4个小时,即144分钟,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。
5、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,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。一般地说,日出时可称旦、早、朝、晨,日入时称夕、暮、晚。太阳正中时叫日中、正午、亭午,将近日中时叫隅中,偏西时叫昃、日昳。
凌晨一点到三点。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,按时更换,叫“五更”,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为一个时辰。戌时为一更,亥时为二更,子时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 一更天:戌时 19:00 - 21:00 二更天:亥时 21:00 - 23:00 三更天:子时 23:00 - 01:00 四更天:丑时 01:00 - 03:00 五更天:寅时 03:00 - 05:00 “鼓角”、“钟鼓”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。电视上打更时人们还会喊着: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!”等提示语。
古时夜里一更时间,对应现在晚19:00-21:00点,然后一次类推,加2个小时。到五更,就是天明了。
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,除夕夜的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古代和现代时刻对应表:
一更天:戌时 19:00 - 21:00
二更天:亥时 21:00 - 23:00
三更天:子时 23:00 - 01:00
四更天:丑时 01:00 - 03:00
五更天:寅时 03:00 - 05:00
具体简介:
一更夜从黄昏始 19-21点
一更在戌时,称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。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这个时候,人还在活动着。
二更定昏人不静 21-23点
二更在亥时,名人定,又名定昏等。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,人定也就是人静。
咣、咣——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,习俗上这就称谓是“二更二点”。比起一更,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,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。
三更23-次日凌晨1点
三更在子时,名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等。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,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。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,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。而传说中的鬼,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。
四更1-3点
四更在丑时,名鸡鸣,又名荒鸡,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虽说,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,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,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,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,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。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“狗盗”之时。
五更3-5点
五更在寅时,称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,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这个时候,鸡仍在打鸣,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,开始迎接新的一天。
俗话说:“一更人,二更锣,三更鬼,四更贼,五更鸡。”
天然气和沼气一样吗?
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,但在其它成分上差别就比较大。
沼气和天然气在甲烷的含量的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。 一般沼气中,甲烷占60%,二氧化碳约占40%。天然气无色、无味、无毒且无腐蚀性,主要成分为甲烷,含量达90%以上,也包括一定量的乙烷、丙烷和重质碳氢化合物。还有少量的氮气、氧气、二氧化碳和硫化物。
燃烧性质方面就会有所不同了:
天然气由于其热值高,储量大,适用范围广,一般采用液化天然气运输,或是天然气管道运输。而且远距离运输的成本也特别高!
沼气中的甲烷成份含量比天然气的低很多,所以天然气燃烧起来火力要强一些;天然气的压力大,沼气的压力小,由于压力的关系,两者之间灶具是不能通用的。
每个城市不建立大型沼气池是因为不经济,发酵制取沼气的原料很广泛,凡是人粪便、禽畜粪便、桔秆、青草等有机物质以及淀粉厂、糖厂、酒精厂的污水都可以发酵制取沼气。但富含油脂、有毒、杀菌药物不能入池发酵。要把他收集起来费用太高。另外,沼气废渣的处理也成为另一个问题了。
而沼气主要是用于农村地区,一般不需要远距离运输,而且沼气不稳定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yqysgd.com/post/124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