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永浩还做手机吗?
你好,罗永浩目前并没有继续做手机业务。2016年他曾在金立推出了Jianguo Pro 3手机,但未能获得太大成功。随后他创办了珞珈山水公司,主要推出了锤子科技系列硬件产品,如智能手表、小爱音箱等。而目前,珞珈山水也不在做手机。罗永浩近期主要的项目是坚果R2和ROCK 3的众筹。
罗永浩锤子手机的经历,哪些是我们值得学习的,哪些是我们引以为戒的?
罗永浩有两大长处。
第一就是想到了就去做。第二就是还敢说,而且很会说。这种人10多年前在国内多了去了,也正是这些人的存在,让山寨产品一夜之间就可以泛滥成灾。
罗永浩也有两大致命的缺陷。
第一,投机取巧。社会浮躁,负面情绪多,他就迎合,说怪话,做怪事,让社会某类人产生归属感。这虽能得一时之利,但长久必会自噬其身。
第二,没有创造性思维。如果罗永浩利用自身的长处及短处,聚集起人气,就如他在做手机之前,具有创造性思维,搞出个让市场侧目的产品,那他就离成功很近了。可惜,罗永浩没有这样的才能。
如果罗永浩能够及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及可能带来的风险,他就不会败的如此惨。也许她也认识到自己没有创造性,想去弥补,但他做的确实太差。毫无底线给自己贴标签,不着边地吹嘘,搞点小花样就敢上宇宙。
市场要的不是乔布斯,要的不是马云,当然也不是任正非,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,一个能给消费者带来憧憬的希望。
山寨的时代早已是过往尘烟,没有创造性思维,是不可能成功。
锤子手机基本无优点,好比罗永浩说什么跟苹果x的流海屏,这是你最大的缺点,原因就是在中国苹果手机最畅销的时候名气那么大,甚至于出现几例学生卖肾,女的卖卵的情况下不懂趋势,在哪时哪怕苹果给出一垃圾外观都会引起跟风,这就是说什么事都是成功者说了算,当时哪怕国产机跟风不是苹果仿是苹果大众消费者都感觉时尚,因为人家会看下是不是真苹果机,无形中的优越感。如果我是罗永浩我会在锤子手机刚起步不求多大盈利,只求打出名气,在除开成本少赚点的定价,只求多卖,卖出多了人家无形中给你打广告,其二我就会有点钱就搞宣传锤子手机,在前期一定抓质量和核心技术,外观,哪怕前期没有多大的盈利甚至亏点,品牌一定做上去,好比三国诸葛亮在深山谁知有这么一厉害人物,都是靠以前的推荐现在的宣传才有后面诸葛亮像神一样的传奇,宣传做出效果了再谈盈利,好比第一款定价二千实际赚了二百不到一部,名气上去了,下部机有点技术含量可涨价,但是要根据市场不猛涨。再就是换我我一定超注重手机外观设计,手机好比人们相亲道理一样,外观漂亮才能招来更多的体验者,反之内部设施再好没有一好外观结局肯定大打折扣。这就是对锤子手机的失败看法,以至于在东部广东省都见不到锤子手机,试问有谁不是体验某手机一段时间后,满意了才会在线上订单购,锤子手机有史以来好像广东这边就没见过何来体验,更别想冒着风险在网上买
认清形势,选对行业,不要在一个已经成熟的亦然固化的利益链条上下刀子。一旦出现方向性错误,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将归零。
请不要相信以下心灵可卡因:之所以没有成功,主要是因为我努力的还不够;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,加百分之一的灵感!罗永浩的汗水和努力,在选择性错误的道路上被击打的粉碎。
人这东西,你能走多远,要看你知错、认错、纠错的能力有多强。特别是纠错能力,决定了你是否还能走下去,走多远。
不要相信坚持的力量,一定要相信,在错误的道路上,坚持就是自我毁灭的开始,坚持的越久,死亡的越难堪。仅此而已!
敢想敢干值得我们学习,但超出自己能力做事情就需要我们引以为戒。
超出自己能力会有什么后果?我相信罗永浩今后还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还以前的债。这个债不仅是说的金钱,是比这更沉重的东西,比如那些看好你的投资人,你花了他的投资失败了可能不用还,但他对你的那份信任是不是个负担?那些跟着你干的子弟兵,你赔了可以一拍两散,但他对你的那份情感是不是负担?
说到这里,我们就有一个问题,怎么掂量哪些是我们跳跳高可能就成了的?哪些确实是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?
如果我们尊重常识和逻辑的话,就会发现未来对具体的人来说就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有无限可能性,而是只在某些方面有无限可能性。比如,罗永浩苦学英语之前倒卖过二手车、到韩国打过工,但他29岁之前鲜有成功的经历,这就证明他动手能力和做具体事物的能力相对一般,成功可能性很小。那他中学都没毕业,为什么29岁苦学英语就能成为新东方的培训老师?
实际上罗永浩29岁之前表现出色的地方就在他的学习上,或者更准确地讲在读书上,他那时是个爱读书也喜欢表现的孩子,比如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错误等等。
不错,罗永浩有很强的学习能力,但他却少做具体事情的专业训练,如果他退学后或到韩国打工期间能在电子行业的企业工作几年,有这方面的积累,后来做手机可能就不会这么一败涂地。我怀疑,如果他真有这种工作经历,可能40岁的时候也不敢做手机了。不知天高地厚,才能勇往直前。
如果稍微粗线条的画一条逻辑链,我们就会发现读书——学英语——包括后来的写文案、策划广告和上课挑老师毛病——英语培训老师——网红这两条主线是罗永浩的成功线,偏离了这两条成功线就注定会失败。
放到我们自己身上,我们想做什么事情之前,大致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历画一条成功性比较大的主线索。如果小时候把闹钟拆了还能再装回去的,动手能力可能不会太差;反之,和对手相关的工作尤其涉及到创业还是避之三舍为好。
我之所以说这些,是深入研究过罗永浩。下面是我写罗永浩的链接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yqysgd.com/post/152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