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线耳机插在手机上能做哪些不伤耳朵的事?
1. 听音乐
2. 看视频
3. 玩游戏
4. 聊天音讯
5. 使用翻译软件和一些语音类的app
6. 使用Voiceover功能,如Apple的Siri
7. 使用语音识别软件
8. 使用文字转语音识别功能
1. 使用音乐软件听歌曲。
2. 使用无线音乐服务收听流媒体音乐。
3. 使用广播应用程序收听广播节目。
4. 享受免费语言课程,学习英语等语言。
5. 使用语音服务收听有声读物。
6. 使用虚拟现实/虚拟环境技术进行影音拓展。
7. 使用聊天应用程序和朋友聊天。
8. 使用音乐制作软件制作曲子。
9. 使用应用程序收听音乐相关内容,例如评论、讲解等。
10. 使用3D声音技术听到更为逼真的音乐
为什么安卓系统只适用手机而不能像苹果系统一样手机与电脑通用?
安卓系统主要面向于移动设备,如手机、平板电脑、PDA……,最初设计用于移动设备,不是用于电脑。苹果电脑和手机不是一样的系统,苹果手机/平板电脑是iOS系统,苹果电脑用的Mac系统。iOS与Mac是两个系统,平台不通用。
安装系统同样适合电脑使用,只不过原生的安卓一直为触摸屏优化而已,所以看起来没有触摸屏就寸步难行。
小编之前的同事曾经写过这方面有关的新闻,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。实际上,现在JIDE和凤凰科技都在致力于安卓系统的手机电脑通用,相较于现在的Windows系统,安卓的效率、***消耗等等远低于其,4G内存对于安卓已经可以是高端配置了,可是对于Windows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。
而另一方面,三星、华为、华硕、微软都在致力于手机连上显示器就变成小电脑的操作,甚至三星系统内置了一整套的Ubuntu,这是安卓的趋势,也是手机的未来。
至于您所说的苹果系统,对不起,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系统通用,它更像是Windows与Windows Mobile的联合,应用不能互通,版本各更新各的,仅靠云和iTunes的同步连接,不能看作电脑手机系统通用。
为什么现在很少看见联想手机了呢?
感谢您的阅读,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。
为什么现在很少看见联想手机了呢?
怎么讲呢,关于这个问题有太多原因。
联想手机最大原因是自己的失败,导致一手好牌变成一手坏牌。频繁换帅,陈旭东,刘军,常程等等,老板想要这几个人在短时间内就做出成绩,零几年这么做还是可以做到的,因为那时候系统不用优化,只要硬件好就行了。联想手机硬件确实做的不错,用个三四年是没有问题的,
现在想要成功却不是这种情况,除了硬件要好,系统优化方面也要做的好,这两个方面要做到好需要时间,可是纵观这几年的情况,两三年做不好就换将重来,这么做能成功才怪。
联想这几年做的几个系列手机,不分先后。
VIBE Z和P系列
这个系列是由科比代言过的,有K900,K910,K920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P系列就只有P1,P2,然后就没有然后。这几部手机在当时反响不错。
乐檬
乐檬X3这部手机双扬声器的音质音效很棒,很多人为此买了单。至于其他的乐檬系列就比较一般了。
ZUK系列
这个系列有Z1,Z2和Pro都比较不错,到现在还有少部分用户在用。还有一款edge了,反向就比较一般了。
回归的Z,K,S系列
Z系列里面Z5,Z5S,Z6 Pro做的不错,本人用过Z5 Pro也觉得不错,不过这只是个人看法,大部分人对这部手机的[_a***_]很差,发热游戏降频,滑盖手机嘛有些这毛病是肯定的。S5 Pro,S5 Pro GT和K5 Pro在K和S系列里面是做的不错的机型。
有Z1,Z2,Z3,2018等几个机型,也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它们没有做起来的原因是太贵,贵是有原因的,不单单是卖的手机,还有与其附带模块,比如电池、拍照、背壳、投影、JBL几个模块,这些模块很好,就是太贵,当时大家有点负担不起它们,所以这个系列最终是无疾而终了。也可能是有些超前了。还有就是不亲民。
结语
从以上这些信息来看,不管做什么,现在想要做好手机短期内是做不成的,急于求成是不行的,想要做好手机是一个长期付出的事情。联想手机硬件方面的质量不错,需要努力系统上的优化。
除了产品方面的原因原因,还有人的原因,这期间几度换帅,导致这些产品这些系列“后代”名字总是在变,纵然名字变了它还是联想的,这是联想人自己的想法,很多支持它的用户却不是这么想的。更重要的是断代改名复出以后,还有时间间隔,这是最致命的,这样的操作就等于拔支持自己的人拱手让给了自己的竞争者。
每个系列做了两三代就不做了,只是做它的人的失败,并不是产品本身的失败,这点大家都是清楚的吧。
还有现在拯救者和摩托罗拉edge手机,希望做的更长久一些,形成有序之列。
关注点赞是你们对我努力的肯定,谢谢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yqysgd.com/post/160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