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《来电狂响》这部电影,有些人真的会是电影中的那样吗?
之前看到过国外的《完美陌生人》,这部国内的电影几乎也就是完全照搬而已,相比之下前者更具有一点真实性。每一个人都不简单,也都不是绝对真实的。复杂关系下的人与人,手机成为了大家隐藏秘密的黑匣子,也是每一个人脆弱关系的大砍刀。
最近电影《来电狂响》的热映,看过的人也在深刻的反思,是否我们的生活正如电影里的那样,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机?
是的,可以说现在人的大部分生活都是这样,就连孩子每天除了上学回家后不是平板就是手机,有次小编在路上听到几个中学生聊天。“我那天拍的那个抖音,都有一万多的点赞了”,是的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,和同学们的沟通也是通过手机,各种视频app,各种手游,让孩子爱不释手,似乎你不玩这些,就没了共同语言。
而成年人更是离不开手机,每天除了上班,回到家就是抱着手机各种刷屏,明明是每天面对面的夫妻两,回到家后各自窝在沙发,各看各的,没有任何沟通,感觉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,时间久了,夫妻感情出现了裂痕,似乎都是可以预见的。
每逢佳节回家探望父母,父母想和你多聊几句,可是回到家后还是依然抱着手机,看***,看直播,父母只能心在口难开,这样的探望还有什么意义?
现在人的生活似乎被手机***了,如果没有手机就没有了安全感,走哪儿带哪儿,就连上厕所都要带上手机,手机里藏着你所有的秘密和对世界所有的了解。但是,小编认为,手机是很重要,但是每天多留出一点时间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,多和他们有一些沟通,生活会更加美好。
手机,在这个电影里串联起那些人生的横切面,它在很多时候也成了我们逃避真实生活的武器。
信息时代,我们被盛大的,汹涌而来的虚拟世界裹挟着,看似精神世界更丰盛了,实则更加狭隘。我们也渐渐丧失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力,以及面对复杂人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但是电影最终还是演出了人性的温情和善良。直面真实的生活,就是最大的勇敢。
电影《来电狂响》翻拍《完美陌生人》,哪个更耐看呢?
《完美陌生人》16年上映后,因为精巧的剧情结构,巧妙的细节设置,以及切中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个主题,一经推出就被全世界影迷接受和喜爱。两年之间,卖出20多个国家的版权,中国版之前也已经8个国家拍完上映。可见《完美陌生人》的热度之高。
而对国产片来说,翻拍向来失败者众多,成功者寥寥。但是《来电狂响》自从上映后,口碑票房齐头并进,相比国外版黑色幽默和全程高能。经过本土化改编的《来电狂响》显然更适合中国影迷的口味,尤其是不习惯看国外电影的朋友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说一下我的理由。
首先,人物设置上,马丽饰演的韩笑,原版里是一个离了婚的叫佩普的同性恋。
原版《完美陌生人》里的四男三女,变成了《来电狂响》里的三男四女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里的佩普,为了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,主动选择让是恋人“生病”,这个角色既脆弱又冷漠。
席间他跟背着老婆跟小女生暧昧的朋友换了手机。揭穿身份的时候,朋友不得不扯出各种谎言认下同性恋的身份,而作为同性恋的他却只是很冷静地看着,甚至隐约带着些嘲讽。
尤其最后说出真相后,被问为什么早不出来承认的时候,一句“他当了一个小时的同性恋就崩溃了,而我可是要做一辈子的。”说尽了同性恋身份给他带来的种种障碍和身份认同。
《来电狂响》里的韩笑则是遇到了职场倾轧,是被拍***威胁的女白领。
韩笑这个角色,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里,都是一股子奋力强行的强悍劲。但是对于一个时常面临职场困境的女性,很多时候却又被逼成了外强中干。所以在电影一开始,马丽会站到天台上企图***。后来跟乔杉换手机,乔杉为她圆谎的时候,马丽对乔杉的感情便自然过渡成了感动和感激。
最后的结局也不同,经过这一场真相揭穿,佩普本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。而马丽却是下定决心要跟敲诈她的人“***见”,更别说,那个人还在最后戏剧性的被撞死了。
其次,从名字就可以看出,电影探讨的纵深和涵盖的人群有所不同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从头到尾一直在探讨的都是夫妻,情侣,同性恋这样的亲密关系。
而《来电狂响》以亲密关系为主,以手机为线索,扩展到了快递小哥,女主播,小店主等人群。每一个都是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。
再有,比起原版整体的黑色幽默到底,《来电狂响》参入杂质了更多的笑点和感动成分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借助观看月食的名头组织聚会,又通过月圆月缺月又圆的过程,把聚会上发生的,手机揭露真相的部分,完美地设定成了一个隐喻。
《来电狂响》里则是以乔杉为主,设置了很多搞笑的桥段和对白段子。也加入了,快递送餐迟到被催,后上门赔礼道歉被客户送水的温情情节。尤其是快递小哥出门后,坐在楼梯上一边喝水一边跟老婆孩子***的画面也很感人。
当然,跟乔杉暧昧的女主播克拉拉,硬给她按一个不能自理的瘫痪弟弟的设定,以及,马丽在最后的那段慷慨陈词,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流畅性。
但是,还是那句话,如果你对国外电影没有一定的阅片量,在二选一得不情况下,完全不必刻意执着于原版,《来电狂响》值得一看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是对人性最真实而***裸的揭示,而且结尾还用平行宇宙的概念勾画出了科幻的魅力,我认为是值得反复观看的一部作品,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。但是《来电狂响》更偏重于喜剧效果,因为人物职业、性别(原作4男3女,来电3男4女)、性格都进行了不同的改编,情节也不是完全进行复原,而是加入了很多我们身边的笑点。但是这些东西看过之后不容易留下很深的印象。所以从耐看程度来说还是《完美陌生人》会更强,而《完美陌生人》在演员咔位、表现内容、呈现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差距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一部意大利电影,充满了意大利式的哲理温情。
《来电狂响》改编自这部电影,于2019元旦档上映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是几个家庭看似热闹,实则问题百出的家庭现状的呈现。
而在《来电狂响》中这些场景被弱化,成后面玩游戏时穿插在其中的内容。
后者影响了观感的连续性,导致我们在这个故事中进进出出,前面建立的观影***,不断被打断重塑,甚至感觉一头雾水。
其次是CP的设置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里真的有一对男同的设置,但在《来电狂响》中,因种种因素这一设置被调整成尴尬的误会。
笑料增加但内涵下降,软饭男和白富美的设置,因选角的问题同样有些尴尬僵硬,甚至这对三观惊人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中家庭主妇CP关系缓和是借助月全食的浪漫,而在《来电狂响》中成了集体充当说客上演轮番大轰炸的闹剧。
最后,《来电狂响》定位就是一出喜剧。
所以在很多情节设定上有一定的硬伤,比如莫名其妙加入的有着瘫痪弟弟的女主播;
且隔三差五就会出来霸屏。
但仔细思考,其实这些人的出现并没有太具有说服力。
《完美陌生人》的定位是一出现实黑色幽默喜剧,它通过手机把情侣和夫妻的痛点泪点撕开了给我们看。
相比之下《来电狂响》只是点到为止,最后通过马丽饰演的角色出来好一顿慷慨激昂的陈辞,感化了所有的角色。
中国电影向来喜欢说教,可以说我们很多国产电影大多偏向寓教于乐。
欣赏电影更多的是去代入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。
我所理解的耐看电影,意思在往后的百八十年回想起这部电影,依然有所思有所感。
就这方面而言,我觉得《完美陌生人》完胜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yqysgd.com/post/9551.html